由多动症的抖腿联想到的
多动症患者可能通过抖腿来释放多余的精力,这可能是由以下两种冲动和神经递质导致的:
- 多巴胺冲动:
多巴胺是一种神经递质,在大脑的奖励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它可以促进人们寻求愉悦和刺激的行为。多动症患者大脑中的多巴胺水平通常高于正常水平,这可能导致他们更容易冲动行事,包括抖腿。
- 去甲肾上腺素冲动:
去甲肾上腺素是一种神经递质,可以帮助人们集中注意力和保持警觉。多动症患者大脑中的去甲肾上腺素水平通常低于正常水平,这可能导致他们难以控制自己的行为,包括抖腿。
此外,多动症患者大脑中的其他神经递质水平也可能存在异常,例如:
- 5-羟色胺:5-羟色胺可以帮助人们调节情绪和行为。多动症患者大脑中的5-羟色胺水平通常低于正常水平,这可能导致他们更容易冲动和焦虑。
- γ-氨基丁酸(GABA):GABA可以帮助人们抑制冲动行为。多动症患者大脑中的GABA水平通常低于正常水平,这可能导致他们难以控制自己的行为。
总而言之,多动症患者抖腿可能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包括多巴胺冲动、去甲肾上腺素冲动以及其他神经递质水平异常。
以下是一些可能导致多动症患者抖腿的其他因素:
- 遗传因素
- 环境因素
- 饮食因素
- 药物因素
如果孩子出现抖腿现象,建议家长咨询医生或其他专业人士,以明确诊断。
如果孩子被诊断患有多动症,家长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帮助孩子减少抖腿行为:
- 提供一个平静、舒适的环境
- 帮助孩子缓解焦虑和紧张
- 教孩子其他放松技巧
- 在必要的情况下,使用药物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孩子的表现都是个体的,家长应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
以上是AI生成,可以看到,一般认为是偏低,但是AI认为偏高
作者:jdmy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27743120/answer/3269828345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受体 多动症症状
首先,多动症娃大脑中多巴胺与去甲肾上腺素等化学物质偏低。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都是与ADHD有关的神经递质,其中多巴胺它主要负责在脑细胞(即神经元)之间的间隙传递电信号,它是我们注意力和动机的基础。去甲肾上腺素主要在控制冲动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在A娃的大脑中,这两种重要的化学物质都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分泌过少,或者受体过少,或者不能正常发挥作用等。而这些问题所导致的后果,基本就是多动症所表现出来的问题,例如注意力不集中、没有时间观念、做事没有计划性、缺乏规划、迟迟不肯着手做事、学习动机不足、冲动多动等。
动机与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有关
其次,多动症娃大脑的重要结构通常比同龄普娃要小。研究发现,多动症患儿有部分脑区的灰质体积、白质体积均小于正常同龄普娃,而脑灰质、脑白质等发育均主要出现在大脑额叶中,而大脑额叶和前额皮质在内的区域,连同它们与相邻区域的连接,构成了大脑形成与发展执行技能的基础。所以巴克利教授认为,多动症孩子的核心问题是执行技能障碍。在正常发育过程中,一般情况下,普通孩子大脑的额叶皮质在6岁左右可达到最大厚度,而多动症孩子的额叶皮质直到9岁或者更晚才能达到最大厚度,这就意味着,相对于正常儿童,多动症孩子的脑发育相对会迟缓2-3年。这也从另一方面解释了为什么多动症孩子通常较为幼稚的原因,尤其是男孩,本身早心智发育方面就比同龄女孩要晚,而多动症男孩则还要晚上两三年,所以,就这个心智发育的年龄差来说,多动症孩子在普通学校环境下学习成长,着实不易,因为他们会更吃力,还得不到应有的成绩。
执行技能障碍和额叶相关
最后,多动症孩子的大脑功能弱于同龄普娃。当我们在执行任务时,大脑中就会有对应区域被激活,所以我们能够得以顺利进行下去。而在多动症孩子身上,执行任务所对应的大脑功能要弱得多,似乎是处于“低唤醒水平”,可能用“萎靡不振”来形容更合适。简而言之,就是更多地处于“休眠状态”,难以发挥作用。所以这就是为啥需要集中注意力听课、写作业时,患有多动症的孩子总是拖拖拉拉的,迟迟不肯动笔,而且畏难情绪严重,这是因为他们的大脑不能像普娃那样顺畅、高效地发挥作用。
低唤醒水平
至于如何弥补改善这种差异,可以进行心理治疗,或者家长多关注,进行家庭干预。
心理治疗主要采用行为治疗和认知行为治疗。行为治疗利用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原理,及时对患者的行为予以正性或负性强化,使患者学会适当的社交技能,用新的有效的行为来替代不适当的行为模式。_认知行为治疗_主要解决患者的冲动性问题,主要内容有让患者学习如何去解决问题,预先估计自己的行为所带来的后果,克制自己的冲动行为,识别自己的行为是否恰当,选择恰当的行为方式。
家长干预可采取单个家庭或多个家庭参与的小组形式,父母提供良好的支持性环境,让他们学习和掌握解决家庭问题、与孩子共同制订明确的奖惩协定、有效地避免与孩子之间的矛盾和冲突等技巧,掌握使用阳性强化方式鼓励孩子的良好行为使用惩罚方式消除孩子的不良行为的正确方法。
多动症大脑
多动症儿童大脑VS普通儿童大脑
多巴胺分泌不足
从神经解剖学来看,ADHD患者和普通人在神经通路上有明显差异。
多巴胺作为大脑关键的神经递质,对维持注意力的集中性至关重要。但多动症患儿的多巴胺系统存在异常,包括多巴胺运输、释放和受体的功能异常。
由于多巴胺水平过低,多巴胺转运体数量过多,大脑中多巴胺的消耗速度加快,从而导致其作用时间减半,使得多动症患儿难以维持较长时间的注意力和积极情绪。
与此同时,多巴胺不足导致前额叶无法对基底神经节传输过来的神经信号进行适当的过滤和抑制。大量杂乱无用的信息都会涌入多动症患儿的大脑中,出现过度兴奋和冲动行为。
大脑前庭功能易发异常
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王玉凤教授课题组的研究表明,在11-12岁年龄阶段,多动症患儿眼动系统和视前庭相互作用系统发育过程落后于同龄人最为明显[1]。
而多动症患儿表现行动笨拙、经常跌倒、阅读和书写时常常漏字跳字、计算时容易出现错位等情况都与前庭系统功能有着密切的联系。前庭抑制功能差,太多信息进入视野中,孩子处理不过来就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多动症患儿坐不住、好动,也正是因为前庭刺激需求量高。
大脑前额叶功能受损
前额叶皮层是执行功能的主要脑区,一般人的额叶皮质在6岁左右可达到最大厚度,而A娃的额叶皮质直到9岁或者更晚才能达到最大厚度。于是,前额叶皮层执行功能的发展通常会较正常孩子延迟30%-40%(3-5年及以上)[2]。
执行功能缺陷使得多动症孩子的注意力控制、认知灵活性、认知抑制、抑制性控制和工作记忆都有所影响。
智商没有显著差异
一项对137项研究的荟萃分析(9400多名参与者)发现,ADHD患儿的智商和阅读分数中等偏低,与拼写和算术分数下降较大有关。
另一项荟萃分析对超过1900名成年人进行了21项研究,得出的结论是,与ADHD相关的智商缺陷很小,没有临床意义。
也就是根据目前研究,ADHD患者尽管在儿童时期略落后于正常孩子,但成年时期已经不那么明显了[3]。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的研究都是通过群体水平的研究,如果把整个人类比作大海,研究中的参与者只是汪洋大海中的一捧。整体的智力分布仍属于正态分布,所以就算患有多动症,会有高智商的人群,也会有低智商人群的存在,当然更多人还是属于正常范围内的。
如何缩小与正常儿童的差距
运动
通过科学锻炼,我们的肌肉可以变得更发达,身体变得更加强壮,对于大脑来说也是如此。
一篇比较全面的系统综合和荟萃分析指出,体育运动能对6-12岁儿童的执行功能、注意力和学习成绩产生积极影响[4]。每天进行40-60分钟的有氧训练能够最大强度改善多动症症状。详情可查看往期文章《适合A娃宝贝们的「运动处方」,快快收下》。
正念
已有研究表明,正念需要将注意力集中在当下的特定任务上,例如呼吸、外界感受、情绪、想法等,这有助于多动症患者集中注意力在同一件任务上,就像其他技能一样,随着练习可以增强熟练度。
一些神经影像研究也表明,正念冥想刺激了与注意力功能相关的大脑区域的神经可塑性改变,大脑前额叶多个脑区都是激活状态,能促使与注意相关的前额叶皮层灰质密度增加,提高了个体的专注力。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正念训练的时候,大脑在得到训练[5]。
认知训练
认知训练属于是大脑的专属运动,基于神经可塑性理论,采用认知神经心理学范式来设计训练的任务,通常针对特定的认知缺陷(如注意力、工作记忆、抑制控制能力等)展开系统性的行为干预训练,通过系统性练习和锻炼来提高思维能力和认知能力的过程,以改善认知功能,并实现持久和泛化的干预目标。这里不得不提IBT无疆科技针对6-12岁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的数字疗法产品——专必拓数字认知训练。
专必拓数字认知训练依托北京师范大学的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技术研发,基于大脑功能分区理论、脑神经重塑理论、学习-神经激活理论,通过“人工智能(AI)+大数据”双引擎驱动,对患儿认知、神经等多层面的损伤进行“个性化”干预,即根据儿童在数字化认知训练中的表现,对应的认知功能受损特点,与多层级认知训练因果AI相匹配,实施千人千面的干预推荐。数字化认知训练作用于患儿大脑执行功能环路,促进神经元树突和轴突的再生、神经突触的重建、神经递质的调节来重塑脑神经网络,提高患儿的注意力、自控力、记忆力、感知力和转换力。
专必拓数字认知训练已通过多家医院、多所大学的多项严肃的随机、双盲、平行对照的临床试验。结果显示,为期24次的数字化认知训练,能显著改善ADHD患儿在空间工作记忆、终止信号、反应速度、联系学习等方面的表现,显著提高空间认知能力,显著增加前额叶灰质体积,显著缓解6-12岁ADHD患儿的症状。
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了认知训练对改善多动症症状的有效性,提供了便捷有效的治疗选择。
最后,在日常生活中,A娃父母们就不要放大孩子与正常孩子的差异了,不要总将“笨”、“不听话”挂在嘴边,发现A娃的闪光点,挖掘孩子的正向品质,因材施教,做孩子的伯乐,让他们和其他孩子一样,充分发挥其成长潜能。